采用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(HeraclesII)对米饭样品进行气味特性测定。趁热取4.00g米饭于10mL顶空瓶(4个平行),密封待测。检测条件:色谱柱型号为DB-5和DB-1701(L.D:10m×O.18mm);萃取温度60℃,时间600s;进样口温度250℃,进样量为500μL,进样流量为500μL/s:捕集温度和解吸温度分别为45℃和250℃;初始柱温为50℃,保持2s再以1%/s升高至80℃,然后以3℃/s升高至120℃,保持21S再以1.5℃/s升高到250℃,保持60s;FID检测器温度260℃,采集时间100S。
采用滴定法,酶活动度用中和1g试样(干基)中生成的游离脂肪酸(FFA)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(mg/g),具体操作参考GB/T5523-2008。
1)大米中油脂提取:将2.00g米粉样品与15mL二氯甲烷-甲醇溶液(体积比为2:1)混合,以C13烷酸作内标,密封超声,结束后过滤,滤液旋蒸后用6mL二氯甲烷复溶。
2)大米中FFA测定:将上述溶液过氨基丙基硅胶微柱,用7mL氯仿-异丙醇(体积比为2:1)淋洗,接着用4mL体积分数为2%的乙酸-乙醚溶液洗脱,将洗脱液收集于比色管中,氮吹至完全干燥。在比色管中加入3mL体积分数为2%的硫酸-甲醇溶液,在70℃下水浴60min,待其冷却后加5mL正己烷和2mL饱和氯化钠溶液,振摇1min,静置分层,收集有机相,待测。
3)气相色谱参数:DB-WAX弹性毛细管柱:程序升温:100℃持续3min,以10℃/min升高至180℃,持续1min,再以3℃/min升高至240℃。持续15min;分流比为10:1;燃气(H2)流量为47mL/min;载气(N2)流量为3mL/min。
采用分光光度法,具体操作参考GB/T5009.37-2003。
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。称取2.00g米于研钵,加入体积分数为10%的三氯乙酸(TCA)进行匀浆,再以4000r/min的速率离心10min,取上清液定容至10mL。吸取2mL定容后的液体(空白对照为2mL蒸馏水),加入2mL质量分数为0.6%的硫代巴比妥酸(TBA)溶液,混匀。沸水浴15rain后冷却,4000r/min离心10min。分别测定450、532、600nm波长下上清液的吸光值(A)。计算丙二醛的摩尔浓度,进而得出单位质量米样中丙二醛的质量摩尔浓度(μmol/g)。
采用Excel处理数据。Origin制作图表,Minitab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。
相关链接:氢氧化钾,磷酸氢二钠,三氯乙酸,巴比妥酸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